白蘭樹下 Perfume Trees Gin:香港在地特色琴酒

香港白蘭樹下琴酒

這支琴酒不是典型的琴酒。我最享受的是他留在喉頭的尾韻,會從原本的調性轉而為甘甜,悠長持久而芬芳。

香氣渾厚飽滿,一開瓶從瓶口飄出那香氣,感覺似曾相識,卻又不盡相同。我翻遍了手邊有開封的琴酒(注意:這裡是說我手邊有開封的琴酒,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琴酒),發現與 Martin Miller’s Gin 的香調比較接近,但是白蘭樹下比之濃厚很多;如果要我給個數字形容,我會說是三倍的濃厚。

再繼續講香氣,初見是杜松子、橘子皮;我心想:老陳皮的威力這麼強!?接下來會有一絲木質香調為主的,多層次的香氣,應該是來自印度檀香。

純飲不加冰啜飲,入口的話,滋味豐富而飽滿,堆疊在琴酒的杜松子烈酒本質之上;檀木氣味,草藥氣味,中藥氣味。這也太特殊了吧!?難道這就是印度檀香、香港陳皮、中國當歸協同作用蒸餾後的結果!?不唬爛,我的思緒瞬間跳到了大稻埕的迪化街,那一長排的中藥鋪。又或者,讓我想起三合院裡,老木頭櫥櫃的淡淡的木頭香味。

鼎力創業之作

從事酒吧工作的Kit(張寅傑,Kit的發音,其實就是廣東話的傑的發音)與原本擔任護理師的Joseph(張穎雋),因為Kit開設的調酒課程結識,從而開啟「白蘭樹下」這支琴酒誕生的故事。

從打算打造一瓶能代表香港的琴酒開始,費了不少工夫;創業第一年只做出一批酒,數量三千瓶。甚至因為是首批產品,尚不知市場水溫,不敢貿然大量生產。兩人試過許多花種,後來一致認為香港稱之為白蘭花的玉蘭花最具特色。玉蘭花的花期只有半年,春末到秋初,因此使得琴酒的釀製期被侷限了。

目前因為尚未取得香港的釀酒執照(香港稱酒房牌照,Distillery Licence),眼前的變通辦法是,在香港萃取玉蘭花水,並連同收集該批次的所有材料後運到荷蘭,蒸餾成酒以後再運回香港本地裝瓶,煞是辛苦費工。。

具香港特色的植草原料

白蘭樹下第一批採用的玉蘭花來自香港大埔,看來是需求量越來越大,而必須要從台灣進口。

名稱產地
1玉蘭花香港、台灣
2檀香印度
315年陳皮香港
4龍井茶香港
5中國當歸香港
6杜松子波士尼亞(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)
7芫荽籽烏茲別克
8檸檬皮土耳其
9葡萄柚皮土耳其
10菖蒲摩洛哥
11肉桂印尼
12甘草烏克蘭
13綠荳蔻瓜地馬拉

調酒:琴通寧(Gin & Tonic)

用「白蘭樹下」加通寧水是一個很神奇的經驗。加了通寧水以後,印度檀香跟中草藥味,竟然變得更加立體了。

以香港白蘭樹下琴酒調製琴通寧(Gin & Tonic)

酒譜如下:

  • 50 cc 白蘭樹下琴酒
  • 150 cc 通寧水

我覺得白蘭樹下不適合太甜的通寧水,感覺會膩口。我必須說上面這張照片我搞砸了;白蘭樹下加通寧水不會是粉紅色。照片中整杯變成粉紅色是因為我在裝飾的時候,很白目的丟了幾顆冷凍藍莓,那個藍莓豐富的花青素,就一直溶出來,整杯就變成了粉紅色。雖然顏色失真,但是意外地還蠻可愛的。

Copyright © 神農大叔的飲酒筆記
All rights reserved. 保留一切權利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