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支瑪杜莎蘭姆酒,初開瓶單喝,會感覺跟「哈瓦那俱樂部七年」根本一樣。那時我一喝,想說這兩家是互相代工貼牌的?其實不然。當兩支一起拿來比,會發現瑪杜莎,比「哈瓦那俱樂部七年」多了一點香草莢的甜香。除此之外,瑪杜莎的酒色稍微淡一些。
你也許會說,哈瓦那俱樂部才 7 年,這支瑪杜莎是 15 年的耶!喔不~!這支瑪杜莎是採用索雷拉系統(Solera System),這裡標示的是最古老的酒的酒齡。採用索雷拉系統的酒廠,會逐年逐步,把新的原酒加入到舊的原酒當中。最新的酒會被加入次舊的酒當中,而次舊的原酒會被加入最舊的原酒。所以,這一瓶裡有多少比例是酒齡 15 年?又有多少是酒齡 6 年?這一切只有酒廠知道。
瑪杜莎是由來自西班牙的坎普兄弟(The Camp brothers, Benjamin and Eduardo Camp)與 Evaristo Álvarez 於 1872 年,在古巴聖地牙哥所建立。建立酒廠的初衷,是想要釀造令人難忘、不隨波逐流、味道雋永的蘭姆酒。瑪杜莎(更多宗教文件翻譯作「瑪土撒拉」,Matusalém)其實是葡萄牙語 (英語寫作:Methuselah),在《希伯來聖經》(基督教稱之為「舊約聖經」,但是對猶太人來說,希伯來聖經並無新舊之分,而是始終如一的)的記載中,亞當第七代的子孫,是自古以來最長壽的人,據說他在世上活了 969 年。
既然建立酒廠的初心是追求恆久的流傳,就不難理解為何會以長壽之人的名字作為酒廠名稱。此外,在酒標正面上方,可以見到燕子圖案。這乃是因為廠房初建完工之時,有成群的燕子飛過;後來甚至燕子在廠房築巢。從此,燕子成為瑪杜莎酒廠的幸運象徵。
燕子之於瑪杜莎,如同蝙蝠之於百加得。
在 1950 年代,瑪杜莎、百加得、哈瓦那俱樂部,這三者是古巴三大高級蘭姆酒品牌;佔據了古巴蘭姆酒超過一半的市場佔有率。到 1959 年古巴革命的時候,坎普家族流亡美國。古巴政府甚至接管瑪杜莎在古巴的資產,直接拿來生產國營公司的蘭姆酒。80 年代到 90 年代,瑪杜莎公司原本經營階層的後代,甚至在美國,為了瑪杜莎商標的使用權而對簿公堂。
2002 年,瑪杜莎終於在美國另起爐灶。瞄準高級蘭姆酒市場,如今在多明尼加生產,品牌仍舊訴求起源於古巴的輝煌歷史。古巴過去曾有「美洲巴黎」之稱,在美國禁酒令時期甚至是許多美國人的避風港。
調酒:鳳梨可樂達(Piña Colada)
- 鳳梨汁 200 cc
- 椰子汁 200 cc
- 蘭姆酒 60~80 cc
- 椰子糖漿 10 cc(可以省略)
說「鳳梨可樂達」是我最魂牽夢縈的一杯酒並不為過。
我曾經在台北市安和路以長島冰茶聞名,bartender 是一個老歐巴桑,如果你太吵會被趕出去那家,點過鳳梨可樂達,結果仍無法滿足我對這杯酒的渴望。其實我為了這杯酒花了一番功夫,最終得到的結論是不要加椰奶了,椰奶這項材料就算了吧!
調酒:黛綺莉(Daiquiri)
- 蘭姆酒 60 cc
- 萊姆汁 15 cc
- 糖漿 10 cc
我很喜歡蘭姆酒,享用蘭姆酒的一個經典方式就是黛綺莉。黛綺莉這杯酒我參照找得到的酒譜,試來試去,不是太酸就是太甜,或是蘭姆酒太重。後來發現米絲阿樂局的這個酒譜最得我心。這樣的比例不會太甜,萊姆汁的酸又跟蘭姆酒配合得剛剛好。
萊姆汁的部分,一定要用新鮮萊姆汁,一定要,一定要。萬萬不可以用其他的替代品,風味會差很多。
跟風:400次咖啡
- 15 cc 不含奶即溶咖啡
- 15 cc 糖(二號砂糖)
- 15 cc 熱水
- 40 cc 瑪杜莎15年蘭姆酒
- 冰塊
我在喝大摩 15 年時有試過「400 次咖啡」,當時覺得用蘭姆酒應該也很適合;瑪杜莎 15 年帶有香草莢的甜香,我決定來試試看。上次即溶咖啡、糖跟熱水都各只用了 10 cc,感覺量少很難作業,這次想把量放大,也只增加到 15 cc。
嘗試的結果發現,酒這種物質不是一種可以線性預測的東西。瑪杜莎 15 年雖然帶有香草莢的甜香,但是跟打發的咖啡結合起來,竟然沒有壓倒性的絕對優勢。但是整體說起來,我還是比較喜歡用瑪杜莎 15 年來調「400 次咖啡」。
Copyright © 神農大叔的飲酒筆記. All rights reserved. 保留一切權利。